「我只是關心,我媳婦卻抓狂。」明明是好意,為什麼對方會覺得是壓力?

woman in gray tank top
Photo by Andrea Piacquadio on Pexels.com

昨日有個客戶來找我吃飯,見她一臉愁容,我趕緊問道:「姐,我第一次看到妳這麼不開心耶,怎麼了?」

她抿了一下嘴唇,幽幽直述:「去年我兒子不是娶了老婆嗎?我心裡想,女孩子突然住在一個陌生家庭,適應上應該很辛苦,於是我告訴自己要把她當成自己的女兒,不時提醒她多吃一點、多穿一些、記得帶雨傘…之類,像對待我兒子一樣。」她喝了一口水繼續說:「妳也知道的,我們家家事都我在做,我沒有那種「媳婦得做什麼」的要求。還有,我怕她想家,三不五時會買伴手禮催她帶回娘家。我覺得自己已經做到這個份上了,婆媳絕對不會有問題。哈,可沒想到原本溫順有禮貌的媳婦,生完孩子後態度大變,不怎麼愛搭理我們兩老,跟她說話不是沒回應就是嗯一聲,我覺得奇怪,問她怎麼了,她面無表情的回我,沒有啊。」

說到這兒,她眼眶泛紅,語氣哽咽:「上個月我兒子突然氣急敗壞的對我說,媽,拜託妳不要管我老婆好不好?我愣住了,定格似的反思,我什麼時後管我媳婦了?我傻傻的坐在客廳,有種到底怎麼了的困惑,自從兒子娶了老婆,我們家的氛圍就逐漸不一樣了,難得再見以前那種自在溫馨。媳婦不愛說話,兒子也變得不多話,倆個整天「結屎面」,我還在猜是發生什麼事呢,原來禍首是我。這一個月我盡量不說話,沒想到昨天我兒子又來訓斥我,不是要妳別管了嗎?我老婆好生氣,說妳叫她搭爸爸的車……唉唉唉,我不想再講了,我只是怕我孫女被雨淋到,建議我媳婦不要走路送小孩去褓姆家而已。」

餐點送上桌,她閉上嘴巴連飯都不吃了。

我拍拍她的手同理她:「所以,妳既沮喪又難過?」

她點點頭,像個受盡委屈的小孩,雙手一直揉著餐巾。

我問她:「妳有想過問題出在哪裡嗎?」

她帶著一行淚跡搖搖頭的望著我,我跟她說了個故事。

自以為的好,不一定是別人需要的好。

多年前,我工作的部門來了一個沒有相關經驗的同事,「雞婆」的我怕她無法適應新環境,遂常主動提醒她什麼什麼跟什麼什麼。結果某一天,主管找我去談話,說新人跟他哭訴我嚴重干擾她。我好訝異,連忙跟主管解釋事情原委,幸好主管認識我多年,知道我的行事風格,但也提醒我:「每個人需要的都不一樣,妳的好意也許是她的壓力。」

我那位客戶所面臨的問題跟我當時一樣,就是不管對方真正的需求是什麼,就將「自以為」的好一股腦兒的傾注出去。

「我是好意啊,不喜歡可以當面跟我講嘛,我就不會關心她呀,何必搞到這麼難看,大家都不舒服。」

應該是我們的教育使然,一來我們沒有被訓練「當面有效溝通」的能力,再者,我們始終有那種「要有禮貌,要忍耐」的認知,所以,遇到「不為己需」的對待時,一開始都是禮貌應對,接著就是努力壓抑,最後連理智線被壓斷,都還礙於「不喜歡當面衝突」的民族性,只能私下求救於第三者以求停止壓力源。

「妳是說我熱臉貼到冷屁股,完全是我的錯?」

有人說,世上問題來源都是人與人互動所產生的;不同立場便有不同需求,不同的人便有不同的解讀方式,真要理出對錯,又會衍生另外的問題,倒不如這樣想:不強求對錯,只要彼此相處舒服就好。

「那怎麼辦?」

關心,說一次就好

我也是婆婆媽媽性格,覺得關心不說出來,不特別強調,對方可能會感受不到。以前我們家就常出現重複關心的場景:「吃飯囉。」五分鐘過後還沒出房門,再叫一次:「快出來吃飯了。」孩子依舊在各自房間「耽擱著」。

有一次,我先生終於忍不住,露出不耐煩的表情問我:「為什麼要一直叫他們吃飯?叫一次不夠嗎?」

我辯解:「他們可能沒聽到,而且,飯菜熱熱的吃才好吃啊。」

後來我直接問我女兒,為何不快點「集合」端坐飯桌?她質疑我:「我要把做的事情斷點啊。妳為什麼非得要我們配合妳吃飯?這樣好煩哦。」

仔細想想也是,我何苦非要孩子們吃熱騰騰的飯菜不可?這並非是他們在乎的點。後來我放棄重複關心的舉動,發現省心又省事挺好的,自己的心情不易波動,孩子們也不會不耐煩。

不要干涉別人的事

自己以外的人都是「別人」,除了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孩子以外,別人的事得由別人決定。好比我那個客戶說:「我是怕我孫女被雨淋濕,才要我媳婦搭我先生的車。」重點是女娃兒是媳婦的孩子,在孩子還沒有能力自我決定前,「要不要被雨淋濕」是由媳婦決定,旁人可以一次提醒就好,三番兩次建議或要求,就淪為干涉。換位思考一下,假設是自己被一再提醒,那是什麼感受?

我想到當年初為人媳時,每到要回婆家我都山大壓力,因為非常傳統的公公會不時提醒我:「要去煮飯了。」公公不是故意的,他只是怕我不夠時間準備飯菜,會手忙腳亂。然而,我是成年人,我自己會看著辦,那樣的提醒只會讓我覺得被干涉,感覺不舒服罷了。

能力許可的話,兩代分開住比較沒有摩擦的風險

年紀差異會形成代溝無庸置疑,即使是親生子女也會意見相左,更何況嫁娶來的女婿媳婦,無論在生活態度或作息,都會有許多落差。

「你媽媽太早起床了吧,好吵。」

「你老婆太晚睡了吧,對身體不好。」

「你媽煮的菜好鹹,我不愛。」

「你老婆不能幫忙煮菜嗎?」

嫌隙就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累積,情感也在嫌隙中消磨殆盡,終至翻臉情滅。

我有個朋友,從暴氣搬離婆家後就再也沒有去過婆家一次,逢年過節都是先生帶著孩子回去。她說:「想到當時相殺,就不想再有往來。」

一開始就各過各的日子,比較能維持平和的友好關係,等到決裂有了疙瘩再分開住,往後要再修補情感,恐怕得花更大的心力。

人是複雜性動物,每個人都不一樣,尊重不一樣的個別性,隨時提醒自己:人際互動隨時保持適當距離,凡事不干涉,關心適可而止,不要把自以為的好意變成對方的壓力。

Add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