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的行為是父母養出來的
教育上的錯誤比別的錯誤更不可輕犯。教育上的錯誤正和錯配了藥一樣,第一次弄錯了,決不能借第二次、第三次去補救,它們的影響是終身洗刷不掉的。——洛克
那天,大頭嬸和先生上館子吃飯,等上菜時,瞄到隔壁桌有一對年輕夫妻,帶著一個約3歲的幼兒吃飯。那個媽媽夾著菜在孩子的嘴邊,重複著說:乖,吃一口,吃一口就好,不然你會沒有力氣跑跑哦。那個爸爸也在旁邊敲邊鼓,鼓勵孩子張嘴吃飯。大頭嬸看那個孩子顯然有所求而鬥氣,正努力和他父母作戰。
果不其然,那個太太說:算了啦,就讓他邊吃邊看啦。那個先生臉一沈,怪罪太太寵孩子。那個孩子看自己又勝利了,嘴角不由自主的往上拉,並快速地從他媽媽的手提包裡拿出平板電腦,要他爸爸開機。
為什麼要拜託孩子吃飯?
大頭嬸看過好多阿公、阿嬤、爸爸、媽媽們,不管是在家裡或餐廳,先是勸說,再來威脅,最後利誘,目的只是為了讓孩子吃飯。
有一次,大頭嬸忍不住問了有相同行為的朋友,孩子既然不餓為什麼要逼他吃飯?
朋友說,孩子不吃飯會營養不良,長不高,抵抗力弱…婆婆會不高興。大頭嬸同意營養不良會有的症狀,但是,孩子幾餐不吃才會營養不良?那個朋友回答不出來,就隨便搪塞個理由:哎呀,反正孩子從小就是要養成按時吃飯啦。
非洲鬧飢荒時,大人需要強迫孩子吃飯嗎?
吃飯是人的本能,有進食才能活下去,所以身體缺乏能量時一定會讓腦子感覺飢腸轆轆,人就會想方設法取得食物填飽肚子,好讓身體恢復體力。
糧食短缺的貧窮國家,有誰會看到父母誘勸孩子進食的?搶食都來不及了,怎麼可能以要不要吃飯去要脅父母做什麼妥協?會威脅父母達到目的孩子,一定都是生於富足地區,也一定都是清楚自己的父母必做讓步,他們才會將吃飯這件事當成籌碼,以換取原本不行的行為,好比看卡通,玩遊戲,吃零食….等,或者父母太忙的小孩,想藉此博取關愛。
華人當孩子是寶但非完整個體
孩子不餓,有權選擇不吃飯嗎?這個問題肯定很多人會說:孩子還小,哪懂得選擇!大頭嬸覺得奇怪,一出生的嬰兒都知道要奶吸,怎麼再大一點了,反而不懂得要東西吃?大人不餓可以選擇不吃,孩子們不餓卻要被逼著吃,這是什麼道理?
有人說了:孩子都吃零食,不吃正餐怎麼行?
問題來了,零食是誰給孩子吃的?孩子吃了零食肚子飽飽,怎麼還會有食慾吃正餐?
又有人說:不給吃零食,孩子就哭鬧,只能給他吃啊。
孩子是寶,所以哭鬧就有糖吃,但孩子不是完整個體,沒有權利選擇不餓不吃飯。這是華人社會很特殊的教育文化。
孩子的行為是父母養出的
西方教育和華人的不同,養出的孩子大多迥異。這兒不是說西方的教育比華人成功,而只單就「設定規矩」和「尊重孩子」這2件事來看,華人父母的確無法落實。
孩子很聰明,父母言出必行跟隨便說說,他們很快就會抓到重點。行出必行的父母讓孩子有遵循的方向,很早懂得是與非以及什麼事能做與不能做,因為,他們都曾經有過哭鬧也沒有用的經驗。上面大頭嬸看到的那對夫妻,當孩子吵著要看卡通否則不吃飯時,父母只要跟孩子說明:這餐飯沒吃要等到晚餐,中間即使餓了,也沒有任何東西吃。說完孩子還是選擇不吃,就把碗拿走,夫妻倆專心用餐即可,就算孩子哭鬧,寧願將他帶走,父母也不能夠退讓。
另外,在安全合理狀態下,尊重孩子的選擇會讓孩子產生自信,容易培養孩子獨立自主的個性。孩子在受尊重的環境下成長,自然而然也會養成尊重別人的態度。尊重是社會和諧不可或缺的元素,如若每個人都抱著尊重他人的心態互動,就算意見再不一致,都會和平的想辦法解決。
當下人與人之間的問題,其實都是從前各自父母種下的因,如今結出的果。教育專家說七歲看大,也就是人格的養成七歲前大致底定七八成,什麼樣的父母,有什麼樣的孩子,父母的教育關係非常重大,足以左右孩子未來的人生。所以,寵與愛之間,當父母的還是要謹慎思考為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