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慰別人時,請不要再說「不要胡思亂想」或「想開一點就好」

有個從未謀面的好人看了我的文章後,以為我仍然心陷憂鬱症當中,囑咐我身旁的人要多多跟我說話。我聽完轉述之後會心一笑,雖然我的憂鬱症早在二十年前就康復沒有再發作,但對於他的善念我依舊感恩。

從「多陪陷入憂鬱的人說話」一事,我想到有個網友跟我說,他摯愛的孩子車禍意外死亡,事情已過去了大半年,他時不時還會崩潰痛哭,有時候甚至想跟著孩子去天國。他說他的每天如同經歷酷刑,思念加上自責似熾熱尖錐刺在心臟,痛,極痛,無限痛。親友勸他想開一點、不要再鑽牛角尖、人要往前看……等等,非但沒有安慰到他,反而讓他聽了怒火中燒,好想大吼一句:「死的不是你的孩子。」

我憶起當初自己罹患憂鬱症時,也有很多親友要我不要再胡思亂想,日子傻傻的過就好了。我每聽一次,就累積一分無力和自責感;是啊,別人都能好好過日子,為什麼我不行?我為什麼那麼無能?為什麼要變成別人的負擔?有時候也會憤恨,大家都在開心過日子,為什麼老天爺要讓我那麼慘?

彼時旁人良善釋出所謂的安慰,在被安慰者聽來,卻成了傷口上的鹽,感覺更痛。

為什麼安慰會變成傷害?

安慰者當然是好心,但由於不得要領,讓說出來的話一如萬用卡上的祝福文字,普用,非專用,讓陷在苦惱門內的人無感、無力或生氣。

「不要胡思亂想」的意思是,當事者太無聊,沒事找事做,自己愛陷入糞坑的意思?

相信安慰者不是這個意思,然而,如此敷衍的安慰,對當事者一點助益也沒有。他們不是故意胡思亂想,亦暫時無能為力停止胡思亂想,這種安慰只會讓當事者更難受。

「想開一點」的意思是,事情沒那麼嚴重啦,腦子一轉,心就開了,就看你願不願意?

安慰者純粹就著千古不變的安慰語說,讓被安慰的人聽起來要嘛沒有感覺,要嘛內心反感,想回一句:「換你來試試看。」

「不在其位,不知其苦」不是指安慰這事兒,我卻覺得很能描述人生不同經歷,不同滋味。即使能夠感同身受,也因不是自己,再多的安慰都成為贅詞。

那如何安慰內心正逢困頓的人?

陪伴

無論是憂鬱症或經歷重大挫折的人,當下都是徬徨無助,那種感覺像是一個人走在灰濛濛的空曠之地,想吶喊卻被束喉,想呼吸卻被塞住口鼻,窒息的、孤零零的活著。外界再鮮活,都與之無關,淚眼望出去的,只有孤寂和空虛。

此時,親友的陪伴是活下去的力量。無需言語,在身旁,握著手,或擁抱,靜靜地,讓能量流動。要提醒的是,陪伴之前,需先確認當事者是否該看醫師?醫師能讓急性狀況安穩下來,安穩之後才是陪伴。

傾聽

當事者也許會有許多負面情緒,當他們發洩自己情緒時,聽就好,切勿搬出大道理,當下,沒有人聽得進去任何建議,反而會破壞當事者藉由說去重新組織情緒的機會。心理治療師在治療個案時,多半只是傾聽跟發問,不會給太多建議。人類有自我療癒的機轉,會利用傾訴讓思路變得清晰,像理毛線一樣,慢慢抽線再慢慢收線,抽線和收線,就是自我療癒的過程。

遭逢心靈困頓的人,需要時間慢慢療癒,不是一句話就可以得到救贖。下次,若遇見需要被安慰的親友,千萬記得不要再跟他們說:「不要胡思亂想了。」、「想開一點就好了。」,只要耐心陪伴和專注傾聽,就是最好的安慰。

Add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