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我們的父母放不下過去、看不慣現在?2個步驟有效對治愛抱怨的父母

我認識一個新銳藝術家,她的創作熱情和作品,非常令人讚賞。某日和她聊天,意外發現她竟然跟我有著同樣的困擾:「我和我媽爭執越來越激烈,她吼,習慣陷入過往的痛苦記憶裡,不斷地跟我抱怨,聽得我火冒三丈。我跟她說,都已經過去幾十年了,拜託不要再說了,何苦為難自己啊。她時不時又會扯到我的創作,說什麼到底有沒有賺錢啊?說不知道我在搞甚麼之類的話,聽得我忍不住生氣大吼。轉身,門一關上,我卻後悔,感覺自己很不孝。但是,隔沒幾天,又來了,抱怨、嘮叨,生氣、後悔,無限循環,我真的好累哦!」

我聽了,馬上說:「我懂,我懂,我媽之前也是這樣。」

有許多年,我也是在生氣和懊悔中糾結,直到受不了了,才想要改善這種不良關係讓自己好過些,試了好多方法後,終於明白,其實只要2個步驟,就能減輕自己和父母的衝突。

1.了解父母背景養成

「有人像我這麼命苦的嗎?你們的爸爸有甚麼能力,只會喝酒,喝醉了就打我,討債來了,他沒骨氣,躲到床底下讓我拖著你們五個小孩子被討債的人痛駡,討債的不走,我跪在地上求他們,說我會還,給我五天,他們才走。我拿什麼還,做牛做馬才……。」有人的媽媽反覆抱怨已經過世的爸爸。

「你們現在的人可幸福了,沒有煩惱,我們以前啊,那種苦,說出來你們不會相信啦。那時候,我們要……哪像你們現在這麼好命……。」有人的爸爸老是說這些話。

抱怨過去,看不慣現在的這類長者,他們共通的經歷就是,曾經悶聲苦撐過很長一段歲月,在那些日子裡受了許多冤屈,獨自含淚度過,無人可訴,無人能懂。好不容易捱過那麼長的苦日子,卻又面臨社會變遷,文化結構隨著經濟成長而改變,孩子不再像他們那一代唯父母命是從,媳婦也不再看婆婆臉色,一切的一切都跟從前不一樣。他們是時代洪流中的棄兒,沒有受過良好教育,無從隨著時代成長,卡在舊時代與現代交替的關卡,回不去,進不得,內心充滿疑惑及不平,日積月累遂衍生成嚴重焦慮。「這個世界已經無我容身之處嗎?怎麼辦?」最後,他們只能用回想當初來證實自己的價值。

接受父母的焦慮情緒。想像自己如果是他們,會如何?換位思考可以幫助我們放下防衛的心,不再暴躁易怒。

2.滿足父母愛的需求

孩子需要愛,父母同樣需要,轉換一下心態,像疼孩子一樣,去疼愛自己的父母。

1.傾聽

現代人忙忙碌碌,最缺乏的特質應該是耐心。

下班後,父母在電話那頭問:「天氣冷了,你要穿暖一點。」

「拜託,我都幾歲了,冷不冷我不知道啊。沒事吼,我要去洗澡了,很累。」父母電話那頭收線,我們在這一頭兀自忙碌,無暇顧及剛剛父母為何打電話,是心裡有事還是身體不舒服?

我們的父母都好寂寞。

是不是該找個時間,專心坐在父母身旁,給父母發洩時間,耐心傾聽,沒有批判,沒有不耐煩,縱使聽過一百次,也請帶著歡喜心溫和的看著父母,適時問話或點頭稱是。

2.回饋

我在一個社團裡聽到有人分享,說他以前最怕跟自己的媽媽相處,因為媽媽相當嘮叨,總是述說過去有多不堪,如今少年ㄟ有多不會想,讓他聽了覺得好煩。自從他上了成長課程後,他反省著並學以致用,回家都會跟媽媽主動聊天,聽媽媽抱怨,回應媽媽說:

「聽起來當時的確好苦,您勇敢的走過了。」

「幸好您很堅強,否則也沒有現在的我。」

「媽媽,謝謝您以前為我們吃苦。」

他所給與的正向回饋讓他媽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,漸漸地,他媽媽的抱怨越來越少,笑容越來越多。

3.溫暖的擁抱

小孩子一有委屈,最想奔向誰的懷抱?

當然是父母。

那父母有委屈,有誰的懷抱可以安慰?

想想自己有多久沒有擁抱父母了?

華人不善於肢體表達,尤其我們這種五六年級生,父母大都羞澀,擁抱對於我們是需要練習的。我記得六年前吧,我第一次主動擁抱我的爸爸,我深刻記得那次,我爸爸有些嚇到,身體僵硬,我則心跳加速,彷彿幹了一件大事。之後,我每個月回娘家,都會擁抱我爸爸,一次比一次自然,也感覺我爸爸相當享受我們之間的親情傳遞。隔年,他老人家突然離世,幸好我勇敢的擁抱了我爸爸,那種親子情感互動,是我存留心中不會抹滅的暖流,相信對我爸爸亦如是。

有些事情不及時完成,有可能終身抱憾。

像對父母表達愛意就是。

愛抱怨的父母緣於缺乏愛,缺乏愛的父母,就要用愛對治,傾聽、回饋和擁抱,是傳遞愛給父母的最佳法門。

Add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