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病不一定不幸!焦慮症教我如何快樂的活著

Luna是我在外商銀行時的同事,辦公室座位在我的隔壁,每天早晨她總是活力滿滿的來上班,嘴邊經常掛著一句口頭禪:「Good job.」,當時還是新進人員的我非常訝異她怎麼能如此熱愛工作。

約莫一個月後的某一天,她氣沖沖的回到位置上怒吼:「太不公平了!」她臉色漲紅的拍了一下桌面,臉色極其難看,她是前輩我不敢出聲,只是靜靜地看著她。後來我聽到別組同事說,這幾年部門業績就屬她那一組表現最好,副總三番兩次誇獎她,說她管理能力強,所以當部門長職位出缺時,她自然覺得自己是不二人選,可沒曾想,結果竟是意料之外。

「業務幫公司賺錢,教育訓練呢?打打字,說說話而已,這公平嗎?」她在往後幾個月裡總是臭臉抱怨此事,老同事們也七嘴八舌:「David 跟副總交情好,妳就認輸別氣了。」、「認命啦,我們不也落榜。」、「我們也氣啊,妳升上去我們還服氣一點,David 做了什麼?哼!只會做公關。」Luna聯合其他業務主管冷戰新部門主管,那時期,整個部門充斥著煙硝味。

「妳是新人,妳不曉得我們公司有多現實,他們喜歡看起來有幹勁、有活力又正面的員工。」在一次KTV療傷聚會中,大家黃湯下肚不久,風向猛然轉向我,我嚇了一跳,趕緊吞下嘴裡的小菜,睜大眼睛看著說話的同事,心想這些員工特質不是所有公司都喜歡的嗎?

「為了升遷大家都卯足全力,壓力大到上班前都得深吸一口氣才敢進到辦公室,而且要提醒自己別忘了假裝衝勁十足。我們表面和氣,骨子裡是搶業績爭考績,想破頭演過頭,目標只有一個,就是要讓老闆看到我,肯定我。」Luna可能喝多了,開始掏心掏肺,沒人阻止她,我怕她清醒後會後悔。

「是妳啦,我們可沒有裝。」其中一位同事撇清。

「騙鬼啦,每次副總來開會是誰像一條哈巴狗?是誰刻意全程用英文跟副總交談?騙我們聽不懂嗎?狗屎,都是逢迎拍馬的話。」Luna的聲音幾乎要蓋過音樂聲。

「喝酒唱歌啦,不要說那些,啊不就是各憑本事嗎?」終於有資深同事跳出來緩和氣氛,我則呆呆坐著,吃也不是唱也不是。

近二十年的往事依然深深烙印在我腦海中,那些同事在競爭巨浪裡後來活得好嗎我無緣知悉,倒是隨著年歲增長,看到諸多人甚至我自己,無奈又痛苦的在職場中翻滾,午夜夢迴時不止一回想:「工作不是要讓生活更好嗎?為什麼我們要唉聲嘆氣或憤恨度日?」

直至我受焦慮症折磨一年多後去就診,醫生注視著我問:「發生什麼事?」我才當一回事認真看待,並深思了半年:

我是誰?我要什麼?

我如同一般人一樣,就學、就業、結婚、生子,一路走來恪遵常規,步步不逾矩。我盡力當個完美的女兒、姐姐、妻子、媽媽和員工,我在乎周遭一切人的想法,我希望我摯愛的親友因我而快樂,我希望主管看到我的努力,我渴望比別人有成就,我渴望比別人更發光發熱。我管這個顧那個,我等這個期待那個,我所做的一切都建基於「別人」,勞心勞力甚至汲汲營營,最終,我忘了我自己。

由於太擔心不夠好,讓交感神經長期處於緊張狀態,心悸、胸悶、睡不好遂成常態,連休假都無法放鬆。我記得那一年,特別休了假去巴厘島,在等待入境時焦慮症發作,緊張到無以名狀,我不斷深呼吸並告訴自己要放鬆,無奈效果不彰,五天寶格麗豪華之旅起不了快樂作用,腦子裡想的依舊是台灣的工作和家人的好壞。

身心科醫生提醒我後那半年,我幾乎天天問自己:「我是誰?」以及「我要什麼?」。

覺醒是一段漫長過程,從未知到知之,不是一夕可及,必須留時間一直跟自己對話,瓦解、重建、再瓦解、再重建。

社會文化塑造出來的「我」和「我應該好好做什麼事」的認知根深柢固,我害怕真實的自己與這些落差甚大,會被別人排斥。對了,又是別人,我的世界圍繞著別人,怕別人怎麼定義我成了我的緊箍咒,拼命要做好所有的事也是為了別人。

我該怎麼辦?

找回真實的需求

焦慮症讓我正視自己的真實需求,不是有多少錢,不是有多大的房子有多好的車子,更不是晉升多高的官位或得到多棒的名聲,是,我要快樂的活著。

「哈,這不是廢話嗎?還得思考半年,哪個人不想快樂的活著!」

是嗎?那你快樂嗎?

像我前面說的同事,她的目標之一是部門主管,最後她沒有如願,她感到憤怒、沮喪又難過,這不單指結果,我認為還有那些年她偽裝的熱情和奮鬥,都讓她覺得不值得;偽裝是一件痛苦的事,忍了那麼多年卻得不到預期的結果,她當然不快樂。

目標錯誤,方法錯誤,其間痛苦,結果也痛苦。

我打破迷思決定重新為自己活一次,確認下半輩子我要的是「快樂的活著」,而且,無時無刻任何與這目標相牴觸的人事物,都不再是我糾結的對象了。

不要期待別人的肯定

凡事盡心盡力無愧於己心就好,千萬不要為了得到別人的肯定而做事,那等於把自己的快樂權利交給別人。

假設把別人的臉色當成快樂溫度計,100個別人有100個溫度,你的心情會隨時上下波動,一會兒大喜一會兒大悲,快樂該有的平和喜悅會離你越來越遠,心累因此而來。

自己肯定自己,自己讚賞自己,信心是自我涵養,別人的肯定源於自我肯定,那才實際,否則,你自己不能肯定自己,卻得到別人的讚美,那豈不是心虛?

不要期望未來

我那同事可能想過:「當上部門長之後,我就會好快樂。」

相反的,她當不成,好快樂的預期變成好痛苦的現實。

小時候我想:「等以後不用考試時,我一定很快樂。」

沒有愛情時我想:「等談戀愛時我一定很快樂。」

沒有房子時我想:「等有錢買一間屬於我自己的房子時,我一定很快樂。」

沒當主管時我想:「等當上主管時我一定很快樂。」

還在工作時我想:「等退休後不用看主管臉色時我一定很快樂。」

事實上,每當願望達成時,又有新的痛苦接踵而來,我根本來不及享受快樂,我的快樂都在未來。

後來我才明白, 我若無法體會當下的快樂,我就永遠不會擁有快樂。真實情況是,分秒都有快樂因子,是我沒有用心發現和體會。

幸與不幸只是一種解讀,焦慮症於我,是幸;幸運的我學習到如何快樂的活著,幸運的我已經快樂的活著。

2 Comments

Add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